非遗 他卖掉北京的房子,拍下中国快要消失的手艺,却被20家电视台拒播,只因镜头下的人太过真实

 

中国如何将传统遗产与现代社会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理论上该问题远未解决。例如传统价值中的“亲亲”“尊尊”与现代制度中的平等法制的关系是什么?用孝道为基础的道德人格与独立个性为基础的道德人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这些都是现代化过程中真切的、本源性的问题。我认为要有耐心和志向慢慢去解决,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对当代个体、集体的观察,可以慢慢发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东西与现代意义上的东西相调和的过程。

 

现实的每个人都遇到这样的冲突,但每个人也在尝试去调和这些矛盾,所以说每个人都是行动意义上的哲学家。

 

【非遗是需要传承的 传承是需要价值的 价值是需要创新的 《非遗中国行》告诉你上下五千年炎黄民族的传统传承 华夏文明的匠人匠心……】——嘉德博雅蒋文援

 

 

躲过了黑夜的那只鸟

最后还是消失在黑夜里

 

近日,一部由非专业人士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手艺》,在网上走红。三位主创历时三年,辗转23个省份,以“行走式记录”的方式将199位手艺人和144项传统手艺带到观众面前。

 

该片在网上上线后引发热烈反响,众多网友争当“自来水”,四处推荐。有网友表示,自己“沉浸在中国的传统工艺里,一点都不想快进,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流传下去。”

 

《寻找手艺》被称为是一部“行走式”纪录片,由三名纪录片的“门外汉”拍摄完成,跨域了23个省份,拜访了199位手艺人,记录下了陶器、铜像、英吉沙小刀、印蓝花布、油纸伞等144项传统手艺。

 

截至27日,《寻找手艺》在B站(Bilibili网站)的播放量接近52万,弹幕数量接近4万条,其他平台播放量近100万,豆瓣评分也高达8.7分。

 

这是导演张景在六个月之前所不敢想象的。那时,这只是部“土得掉渣”、连自己都怀疑“是否真的很烂”的纪录片。

 

 

导演卖房当拍摄经费

 

在不惑之年,导演张景决定拍摄《寻找手艺》。那时,他正遭遇人生的第一个经济危机,时刻在想“我在追求什么”,在这个当口,他忽然想拍一部纪录片,而主题首选就是传统手艺。

 

为此,张景卖了一套房子当做拍摄经费,拖着一车二手器材就上了路,还有两个同伴,摄影师何思庚和录音师喻攀。何思庚是IT行业从业人员,原本被拉来当司机,兼职拍照,摄影师小蒋有事退出后,才替补成了摄像。

 

云南制伞

 

80岁的坎温老人靠墙坐着。消瘦的身躯和四肢满是劲道。他不说话,眼睛着手里的活儿,手不停地忙碌着。他在做伞,傣族的油纸伞。30个小竹片光滑,作为支撑的伞头上凭着感觉锯开开口,也是30个,外面的大伞骨还要30根竹签。竹签里外层层次第埋下、串线,再巧妙地用线把伞骨绷成圆弧状,就成了伞骨。

 

拍摄期间,老人用棉线固定伞骨架时线断了8次,每断一次老人都会愣神,然后焦急地尝试下一次,到后来变得十分沮丧。

 

导演说:“说起来也没什么好哭的,但是我就是每看一次,就哭一次。”

 

所有这些都是凭几十年的感觉。几年前,傣族油纸伞被媒体报导时,村子里还有四位老人会做伞。如今,只有坎温老人一位了。无论是否有人买,坎温每天都这样靠墙坐着,默默地做着他的伞。他的妻子,79岁的温扁是他的助手。

 

一把伞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材料就是竹子、纸张、棉线;插入一根竹条,就能做成弹簧;涂上菜籽油便可防水;抹上锅底灰和特别的植物制成的颜料,伞面变得古朴动人。

 

寂寥的雨巷中,伴着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彷徨而去的不知是否是这款油纸伞;凤尾竹林中的傣族妹子必曾撑着它遮阳躲雨。傣族油纸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会做的人已风烛残年。

 

今年4月片子上传到B站之后,有人给导演私信说想买老人家做的伞。导演统计了一下大概有20把,联系坎温家人时,他们说坎温今年2月已经去世了,再也没有人做伞了

 

 

贵州造纸

 

贵州小黄村的真、养号两位老姐妹打算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做完此生最后一次纸时,恰巧被张景他们遇到了。一天可以做十多张纸,这样的产量竟也积压了几百张。销路不畅,岁数也大了,做不动了。做完今天这十几张,小黄村的这项造纸术便也失传了。

 

拍摄之后,张景给老人们拍了照片并通过显示屏让老人们看了,还记录了她们的名字。她俩高兴了,说:“这样的话,我们的照片就可以去北京了,就算名字到了北京也好呀”。

 

播放后,这一段弹幕特别多,“阿妈,你们到北京了”,“已到广东河源”,“已到深圳”,“已到俄罗斯”,“已到纽约”……“已到温哥华”。手艺失传的落寞像水纹一样越扩越远,越散越淡。

 

新疆制陶

 

在喀什,只有麦尔艾里兄弟和他们的叔叔吐尔逊江.祖农还在制作国家级非遗项目维吾尔族土陶。炉窑设在家中,作坊隔壁是起居室。烧窑的时候,吐尔逊江.祖农不能离开半步,他要凭着眼睛和经验来判断炉火的温度。

 

开发商要征地,给他12套单元房他不要。吐尔逊江.祖农说他家的房子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祖辈留下的房子不能在自己手里毁了,他拍拍自己的脸,那意思是说“我是要脸的”。祖辈的手艺也不能在自己手里毁了。不在乎赚钱多少,他只是要多做,宁愿售价低卖得多,这样能给世人留下更多的陶器。

 

做陶器的时候,大叔一直在土窑里专注地爬上爬下,但当他把最后一批陶器送入火窑后,大叔却突然对着镜头开始发起了牢骚,他担心,有一天他不在了,这些陶器就会慢慢消失。

 

西藏刻经

 

在西藏,这个21岁的帅气小哥,从13岁起就开始刻经了。

 

德格的印经院要重印经书,招募来几十位刻版艺人。“一年多下来他们才刻了1500块,后面还有4万块板子等着他们,按这个速度,他们还需要26年。”

 

刻板的艺人抱着打好底稿的经版迎着光坐在窗前,一刀一刀地按照字样刻下去。徐。13岁开始刻版的江雍次仁已经刻了8年,他说:“刻的时候好好刻,不好好刻的话,我们马上马上就刻完了,慢慢刻的话,对这个板子好一点嘛。”他说,不好好刻,死的时候会害怕,“良心过意不去”。

 

 

编制腰带

 

18岁开始编制腰带的石大姐,四十多年从未间断,每年能编出5-6条,摆到集市上去卖

开价100,往往会被人砍到65至80,问到编织腰带累不累、难不难的时候,石大姐给出了毫不犹豫的答案:“会就不难,不会就难;喜欢,所以不觉得累,不喜欢才会觉得累。”

 

水土陶

 

山东水土陶末代传人刘新文。他虽然有代表性,“几乎是中国传统手艺和手艺人的一个缩影”,但是,“太悲凉了,看到他,心里总会有一些没落的寒意”。

 

心生寒意的是旁观者。而更多的手艺人,“知道自己的手艺已经走到了末端,却不悲观,不抱怨,尽自己的可能,让手艺多延续些时间。”

 

也许,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种。手艺人从来不问什么是工匠精神,他们连想都不会想,“他们出于生计,或出于兴趣爱好,或只是一种习惯。但他们都在默默无闻中承载了这个国家的温度。”

 

 

喜德漆器

 

在四川喜德县,当地最大一家漆器厂已经倒闭了,这里曾以彝族漆器闻名,只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组合,就能勾绘出色彩明丽的器皿。

 

吉伍五各是吉伍家族漆器的唯一女继承人,六七岁开始喜好漆器,在父亲的细心传授下手艺已经远超前辈,然而现实打败了喜德县的漆器厂也打败了吉伍五

 

漆器厂倒闭后,父亲不敢再让女儿受生活之苦继续漆器之路,他让女儿去考了老师,如今成了小学老师的吉伍五,只能在周末和节假日回来帮帮爸爸的忙,但她告诉导演,其实她最深爱的还是漆器。

 

 

荥经砂器

 

四川荥经,这里的砂器看似供不应求,但愿意接单的人却越来越少,“货主把价格压得太低了,每一只砂器的利润到了手艺人手里只有不到1块钱”。

 

即使是在商铺林立的砂器一条街,手艺人已经从百十号人降到20多人,且年龄都在五十岁上下,因为利润太低,年轻人无人能静下心来做砂器。在火烫的砂窑里热得满头大汗的大哥说:“再过十年二十年,荥经砂器就该灭绝了”。

 

 

戈壁演奏家

 

戈壁荒滩上,摄制组找到了胡大拜尔地,他在很远的地方放羊,看到有客人来他特别开心,把家里的鸡蛋煮了一半。

 

他是牧羊人,也是民间艺术家,他的音乐撼动人心,会制作、演奏巴拉曼、热尔普、都塔尔等民族乐器。

 

放羊的老羊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向北90公里无人,向南8公里无人,向西11公里无人,唢呐的声音以胡大拜尔地为中心,抚平整个戈壁滩。”

 

 

老人的牙齿已经松动,吃囊要捣碎了吃,再加上杯白水就是早饭。拍摄者们走后,他的生活还会继续。继续牧羊、继续在沙漠里种玉米、继续做他的芦笛。

 

这些手艺人

苍茧与汗水

讲述了他们一生的故事

也用一生的时间

经历了传统手艺“从有到无”的过程

 

他们从不问什么是工匠精神

只是单纯地埋头工作

导演说

在拍完这个纪录片之后

他觉得很惭愧

“再也不好意思提梦想这个词了。”

 

虽然一开始

他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去拍片就是因为梦想

因为预算有限

请不起专业人士

不仅摄影师是由司机临时担当

录音师还得兼职灯光,外联

拍摄设备是二手的

 

导演不仅跟着摄影还亲自做后期

拍完剪了50多遍

成片后也没钱做推广

“一般电影至少几十万几千万的推广费,

但我一分钱没有。”

 

被电视台拒播

《寻找手艺》连成本都收不回

但导演却表示:

“有人看就好,

拍出来没人看才惨,

用一套房子,

100多位手艺人留下了影像记录、文字记录,

值了。”

 

高尔基曾说

一门手艺的消亡

就代表着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消失

手艺人的坚持

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守护

 

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变迁

只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手艺人

也许关注的人多一些了

手艺就能消失得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