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力格尔”,蒙语意为“说书”,俗称“蒙古书”“蒙古说书”“蒙古琴书”,是集蒙古说唱艺术发展之大成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蒙古族聚居区。
乌力格尔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乌力格尔最初的形式与西方中世纪的行吟诗人相似,艺人们身背四弦琴或者“潮尔”,在大草原上随风漂泊,一人一琴,自拉自唱,使这种艺术具有浪漫开阔的气息。
乌力格尔所用乐器叫四弦琴,蒙古语叫“胡尔”,其弹奏出的音质浑厚深沉,富有草原韵味。乌力格尔艺人被称为“胡尔沁”,很多老艺人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语言造诣,说唱技术高超、精湛,嗓音洪亮生动,由他们表现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旋律和节奏富于变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由于个人表演风格的不同以及故事内容的差别,艺人们有的注重以优美的语言来塑造人物,以唱为主,少用或不用说白,唱词严格地押头韵,曲调多样;有的大量地运用说白来表达内容,着力于故事情节的传奇性和悬念,令听者欲罢不能。经验丰富的艺人们也常常即兴表演,只要给出个题目,说书人便能出口成章。
科尔沁草原是蒙古族乌力格尔艺术的摇篮,哺育了世界级民族曲艺大师琶杰、毛依罕等享誉中外的艺术家,诞生了《春秋战国故事》《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乌力格尔”演说译本,涌现出了《英雄格萨尔可汗》等英雄史诗。上世纪90年代,通辽市扎鲁特旗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曲艺之乡”。2006年,乌力格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乌力格尔,这一历史悠久的蒙古族说唱艺术,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对于广大的蒙古族群众来说,乌力格尔不仅是他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与手段,而且也是他们学习知识和培育精神的重要教育手段,在他们心目中,乌力格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知名的艺人相继去世,新的传人严重不足,再加上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娱乐方式趋向多样,乌力格尔艺术传统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演出日渐萎缩,活动阵地缺少,队伍后继乏人,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扶持和保护。